入伏后的泰城,驕陽似火,熱浪如潮。身著藍色工作服的泰山燃氣管網巡檢員,頭頂烈日,腳踏熱土,堅守戶外一線,用汗水與責任為城市燃氣管網安全保駕護航,成為烈日下的“燃氣衛士”。
晨曦中的安全巡查者
清晨八點,第一縷陽光剛掠過居民樓檐角,巡線員李師傅已整裝出發。在一處建成二十余年的老舊小區,地下燃氣管線如蛛網般錯綜復雜。他手持便攜式檢測儀,腳步輕緩地穿梭在樓棟之間,目光緊盯著儀器屏幕上跳動的參數。“夏季管線負荷增大,任何細微異常都可能埋下隱患。”李師傅的后背很快被汗水浸透,深色的工裝洇出大片濕痕。當發現有居民在燃氣管道上搭掛電線時,他立即上前,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細致講解:“您看,這樣不僅會讓管線承重超標,還存在漏電風險。”從管線保護規范到應急處置常識,他逐條解析,臨走前還不忘留下聯系方式:“有任何氣味異常或管線異響,隨時聯系我們。”
酷暑中的施工守護者
正午十二點,在一處第三方施工工地,挖掘機鐵臂高懸,監護員黃師傅正頂著烈日開展管線監護。他向施工負責人遞上《燃氣管網設施保護告知書》,逐條說明地下管線的走向、埋深及保護要求,隨即分發《燃氣安全宣傳手冊》,反復叮囑操作手:“機械開挖必須保持1.5米安全距離,遇到異常立即停工。”他蹲在地上,手指在圖紙與地面間來回比劃,汗水順著安全帽帶滴落,在塵土中砸出細小的印記。在《燃氣管線第三方施工現場監護記錄》上,他工整地記錄下施工進度、管線周邊環境變化及防護措施落實情況,每一筆都凝聚著沉甸甸的責任。
暴雨中的隱患排查兵
午后三點,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席卷泰城。豆大的雨點砸在身上生疼,管網運行部的應急小隊卻抓起雨衣就沖向山區滑坡點和低洼地帶。“暴雨可能導致管線漂浮、接口松動,必須搶在積水上漲前排查。”在河道沿岸,隊員們跪在泥濘中,用檢測儀對每處接口進行密封性檢測;在低洼路段,他們蹚著過膝的積水,逐一檢查管線是否存在腐蝕變形。雨水混著汗水順著臉頰流淌,模糊了視線,他們就用衣袖一抹繼續工作。“汛期多查一遍,居民用氣就多一分保障。”隊員們的聲音在風雨中顯得格外堅定。
夜幕下的平安守望者
傍晚七點,夕陽為城市鍍上金邊。搶修車里,隊員們捧著盒飯匆匆扒拉幾口,目光卻不時瞟向路邊的燃氣調壓器。遠處居民樓飄出飯菜香,廚房里傳來滋滋的炒菜聲,這些平凡的煙火氣,正是他們堅守的意義所在。夜幕降臨時,路燈下依然活躍著他們的身影:工裝被汗水浸透又曬干,留下圈狀鹽漬;手臂被曬出黑白分明的袖印,臉上混雜著塵土與疲憊。但當看到千家萬戶亮起的燈火,他們眼中便閃爍著欣慰的光芒。
從晨曦微露到夜色深沉,從烈日炙烤到暴雨突襲,泰山燃氣集團的燃氣衛士們用腳步丈量城市脈絡,用堅守詮釋責任擔當。他們是平凡崗位上的守護者,用專業與奉獻編織起城市燃氣安全網,讓每一縷藍色火焰都燃燒得安穩而溫暖,為泰城百姓的夏日生活送上最堅實的保障。